国学一词虽然被许多学者认为“治国平天下之学”,但是就国学本质来讲其实是**有的文化,百家争鸣自成一体而又交相辉映。国学作为区别于科学的大学问,不仅仅被定义为狭隘的“平天下之学”,用之平天下,此乃“平天下”之学;用之修身,此乃“修身”之学。古人训诫教诲,不当为名利所诱,需做整体把握。意见不一并不能说明什么,各自仅视角不同耳。真正参国学之人,不能在字面参,而要廓其大意,领会意境。
可见此时“国学”这一概念的使用,与“国医”是一样的。
但是,真正把“国学”同诸多“外学”相提并论,即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,则是在西学东渐、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**转型的清末民初。
国学家陈来在*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新*学堂发表演讲:“守望传统的价值”。这是*大学“人文*”讲坛的*二场活动。*作家格非作为“人文*”讲坛的**演讲人到场致辞。“ 七韵 燕尾榫卯一体 古琴桌 榻桌 国学堂课桌 纯厚度3.5CM”详细信息产品规格:不限产品数量:不限包装说明:不限价格说明:不限查看人数:125 人本页链接:烧桐木燕尾榫卯一体桌 可用为古琴榻桌,国学堂课桌 尺寸:桌子 长:104CM ,宽:40,高:35,厚度3.5(板子厚度3.5,纯厚度,不是用2层板 拼压的厚度) 凳子 长:40,宽:30,高:11(高度11公分,是用实心圆做的,不是板子拼的)
(3)“国学”即“国故”。这一释义,是针对“国粹”一说太笼统,又鉴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并非一切皆“粹”而提出的。这种提法曾经被当时许多*学者所认可。“五四运动”时期的“旧派”、“新派”“国学”家们,几乎都使用过“国故”一词。